Author Archive: utfa

台灣交通部鐵道局正式成立

台灣交通部鐵道局於今(二零一八年六月十一)日正式成立,由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,以及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合併而成。鐵道局旗下設有規劃、土木建築、機電技術、工程管理、營運監理及產管開發六個業務組別,另設北、中、南、東四個工程處。未來將專責推動軌道建設,發展台灣地區的軌道產業、技術與通用規格標準,監督營運機構提供可靠及穩定舒適的軌道運輸服務,以及促進都市發展計畫與軌道運輸的整合。交通部鐵道局亦開設了新網站 http://www.rb.gov.tw。 附圖:前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南部工程處已換上新名牌。 (鳴謝:交通部鐵道局提供相片)

創意「優先座」

「優先座」自推出以來爭議不斷,最近再次被電視台搬上螢幕,成為大眾茶餘飯後的討論話題。理工大學設計學院有學生為鐵路公司度身訂造,創作了一系列宣傳品,以「要座,請開口」為主題,期望透過教育乘客在有需要時向其他人主動要求讓座,改變一直以來等待別人讓座的習慣。當中不但圖文並茂列出主動要求讓座的方法,更提醒大家可多了解別人的需要,而且並非所有需要都是看得見的。有關項目的創作理念,可瀏覽 https://www.sd.polyu.edu.hk/en/projects/request-if-you-have-to-sit。

海洋公園海洋列車

海洋公園於一九七七年開幕,為遊客提供多元化的海洋主題景點,以及刺澈的機動遊戲,為遊客提供娛樂、教育與保育並重的精彩體驗。二零零五年,公園公佈耗資五十五億元進行全新發展計劃,工程完成後,園內的遊樂設施將由以往的三十五個增加至七十多項,全部工程於二零一三年以前分階段開放使用。

日本蒸汽機車整備工場見學

日本大井川鐵道是全日本動態保存蒸汽機車(SL)數量最多的鐵道,也是日本唯一每天均有運行蒸汽機車的鐵道。世界交通之友將於四月份帶大家參觀其整備工場,了解大鐵如何在 SL 技術人材流失及零件缺乏下,仍然維持 SL 的動態營運。 機會難逢,名額有限,請把握時機儘速報名參加!

地政總署推出新版《e 香港街》

由地政總署編製的二零一八年版《e 香港街》已上載於地政總署網頁(http://www.landsd.gov.hk/mapping/tc/download/ehkg.htm)供公眾免費下載,地圖以 GeoPDF® 為檔案格式,除可以一般 PDF 軟件閱讀,亦可透過免費桌上電腦軟件或流動應用程式,利用全球定位系統追蹤所在位置、查閱坐標、搜尋文字及資料、加入個人化的圖像或地理信息。

廈門地鐵一號線正式通車

繼去年十月舉行六日試搭活動後,廈門地鐵一號線於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上午十時正式通車。一號線全長三十公里,共設二十四個車站,由位於廈門本島的鎮海路站開始,途經湖濱南路、嘉禾路江頭 SM 商圈,再向北伸延至集美區,以及高鐵廈門北站。 列車由中車唐山公司研製,外形參考白鷺展翅作為設計特色,每列列車設有六個車廂,屬國內 B 型車廂規格,最多可載約二千名乘客,時速最高每小時八十公里。 (圖/片:廈門地鐵)

廣州地鐵四線同日通車

廣州地鐵三條全新路線及四號線延長段於今(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二十八)日開始試營運,四號線南延段和十四號線知識城支線依表定時間開出頭班車,九號線和十三號線則於中午十二時起試營運。四條新線分別通往南沙港、花都、增城新塘、以及知識城,其中四個極具地標意義的車站,包括南沙客運港、南海神廟、廣州北站和知識城站,月台及大堂均佈置成富有嶺南文化特色的主題車站。是次新線各站將增設自助客務中心、母嬰室、支援流動付款功能的售票機及入閘機等設施,而十三號線更是廣州地鐵首次採用八卡車廂行駛的路線,列車全長一百八十六米,車身闊三米,可載客三千四百餘人,最高時速每小時一百公里。 (圖:廣州地鐵)

CAF 獲毛里裘斯輕軌建設合約

西班牙鐵路列車製造商 CAF 於日前簽署逾一億歐元的合約,為毛里裘斯建設約二十六公里的輕軌系統,覆蓋首都路易港、居爾皮普、瓦科阿、卡特勒博爾納以及羅斯希爾五個主要城市。項目包括提供十八列七卡長的 Urbos 輕軌列車、訊號系統、車廠設備、模擬駕駛訓練系統等。全線設有十七個地面車站,以及兩個為架空車站,全程行車時間約四十分鐘。首期工程預計於兩年後建成,可望舒緩首都市內繁忙時段交通擠塞問題。 (圖:International Railway Journal 及 Aurecon Group Brand Pty. Ltd.)